【最新成果】IEEE Spectrum中文版報道我校倪淵教授團隊“文化産品産權價值評估與确權标識應用技術研究”工作進展
《科技縱覽》2023年11月封面頁及目錄頁
倪淵教授課題組研究進展頁
文化産品産權保護是文化産業數字化和文化知識産權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準确評估文化産品的産權價值,以及如何通過先進的技術手段确保其權益得到有效保護,成為了當前文化産業界重點關注的問題。評估文化産品的價值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任務,涉及到作品原創性、市場需求和文化影響等多個方面。同時,确權标識等技術的應用則是保護文化産品權益,防止非法複制和盜版的重要手段。
近日,美國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的旗艦雜志IEEE Spectrum中文版《科技縱覽》11月刊第136期報道了我校bevictor伟德官网倪淵教授團隊在文化産品價值評估和權益保護方面的成果。IEEE Spectrum是IEEE的旗艦科技雜志,被全球超過40萬名工程師關注并閱讀。該成果系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文化産品産權價值評估與确權标識應用技術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成果亮點
1、構建了适應海量文化産品産權授權交易需求的、基于全鍊條價值要素的文化産權大數據價值評估模型,覆蓋電影、UGC、影視劇、繪畫、書法以及瓷玉器等6類文化産品,評估準确率達到90%。
2、提出了基于注意力機制的确權标識隐蔽嵌入方法和基于模拟攻擊的多适應性确權标識魯棒提取方法,可有效抵抗5種常見侵權攻擊手段,平均提取準确率達到95%以上。
3、開發了基于國産自主可控的聯盟鍊存證技術,以及融合數字水印、深度學習與區塊鍊跨鍊驗證技術的追蹤查證方法,實現了權屬證據多尺度鍊上鍊下自動比對與全網侵權追蹤查證。
成果簡介
一、針對文化産品産權授權交易環節中,産權大數據孤島化明顯、智能化評估手段缺乏、評估結果置信度低等問題。項目組基于改進LDA模型對文化産品産權多源異構大數據進行價值要素系統性挖掘,形成價值評估指标要素池;再利用2階段集成多層網絡社區發現算法,對各指标要素的類内與類間關聯關系進行劃分聚類,實現多類文化産品産權價值評估指标的統一表示。依據文化産品不同屬性類型和數據特征,采用自适應集成學習和深度神經網絡構建最優智能價值評估模型,大幅提升評估準确性。同時,考慮文化藝術品差異化的特征屬性與形态差異,分别提出影視作品“局部-全局”和文化藝術品“圖文特征-數值特征-類比樣例”的多維可解釋技術,實現評估結果的多維可解釋。當前,團隊開發的“文化藝術品和影視作品産權價值智能評估系統”,已在北京文化産權交易中心進行了實證應用,為産業界實際推廣應用奠定了基礎。
圖1文化産品産權大數據建模與價值評估關鍵技術
二、針對文化産品産權流轉确權環節中權屬标識易被感知、受攻擊畸變性高、嵌入與提取性能不足等問題。項目組提出了具備唯一性、關聯性、魯棒性和長度可變性的三維确權标識結構及對應的生成與解析方法,确保每個文化産品生成唯一與之對應的确權标識,支持後續确權和維權。在确權标識隐蔽嵌入與魯棒提取方面,提出了包括注意力聚焦的确權标識嵌入模塊和圖像幹擾引入模塊的數字水印嵌入模型,以确保在圖像經曆多種處理後依然能夠魯棒提取;另一方面提出了包括确權标識判别、确權标識提取兩個模塊的數字水印提取方法,能有效抵抗5種常見攻擊手段,平均提取準确率達到95%左右,有效保障了文化産品産權确權和溯源工作。
圖2文化藝術品确權标識嵌入與提取關鍵技術
三、針對文化産品産權流轉确權、維權環節中登記注冊服務效率低、周期長,追蹤查證認定難、采信難等問題。項目團隊融合多維特征識别與加密算法,通過“數字指紋”技術對文化産品的多維特征進行立體識别、自動提取與上鍊加密,實現高可信、高效率、可追溯的确權注冊服務。同時,面向全網播放平台、閱讀平台、内容資源、内容創作、版權交易平台等多源渠道,構建文化産品追蹤查證、資源對比庫。将目标文件和登記注冊數據進行比對,再運用智能合約技術,自動對侵權信息進行收集并結合多模态鍊上數據驗證,完成文化産品權屬使用的自動追蹤查證服務。
圖3 基于區塊鍊的自動比對與追蹤查證關鍵技術
供稿:朱兆海;圖片:操乾;審核: